拱形骨架护坡模具施工方法和以往的拱形骨架护坡模具防护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施工顺序为坡面整修——测量放样——拱形骨架基槽开挖——护脚施工——骨架砌筑——拱圈砌筑——小矮墙砌筑——换填种植土——植草。但施工工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拱形骨架护坡模具及小矮墙砌筑所用石料的强度不应低于 30 MPa,砌体应密实无空洞,厚度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2)应精确控制拱形骨架防护尤其是路床顶面以上小矮墙的线形、宽度和标高,确保小矮墙的线形与路线线形一致,顶部顺直流畅美观。
(3)注意预留泄水孔或预埋泄水管。通常路面结构层铺筑是在路基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后进行,小矮墙砌筑成型后形成一个槽状结构,路床顶面容易积水。因此在小矮墙和路床结合部每隔 10 m 左右对应拱形骨架的肋条部位预留一个 10 cm×10 cm 的泄水孔或者预埋 10 cm 的 PVC 泄水管,能够及时将路床顶面积水排出。泄水孔或泄水管的横坡不得小于 2 %。并且要注意路床顶面平整度和路拱横坡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应沿线路方向每隔 10 m 从小矮墙顶部至拱形骨架底部设置一条上下贯通的沉降缝。沉降缝应垂直设置,宽度为 2 cm,并用沥青麻絮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 10 cm。
(5)应注意对已施工成型的小矮墙的保护。路面施工时,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拱形骨架小矮墙。
(6)拱形骨架护坡模具施工现场要合理布置,工程材料要合理堆放,施工工序要有条有序,做到文明施工,注意安全生产,并要注意环境保护。
其实拱形骨架防护在路床顶面做小矮墙的方法,早在几年前就在南方个别省份大范围使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经济适用的改进拱形骨架防护的施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